台灣五常股份有限公司 - 陽光.空氣.水 台灣五常股份有限公司

   

友善農業

友善農業是生態平衡、資源永續的農業生產方式,強調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台灣五常「農用活性水」解決友善農業會遇到的各種作物生長與土壤健康問題,幫助您實現友善農業。

使用台灣五常環保產品「 農用活性水 」於友善農業方面會遇到的各種作物生長與土壤健康問題,包含有機肥料、土壤、根圈、微量元素及酵素等農業生產問題。

友善農業

1  有機肥料

1.1  肥料是什麼?

肥料 是任一天然或合成的一種或多種植物成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肥料通常直接用於土壤,或噴灑於葉片。

肥料內的元素可分為主要元素和次量元素兩種。 氮(N)、磷(P)、鉀(K)是三大重要元素,因為經常應用在「N.P.K.」肥料;鈣(Ca)、鎂(Mg)、硫(S)等稱為次量元素。

英文

中文

符號

作用

nitrogen

N

氮肥可以促進植物的莖和葉子的生長。

Phosphorus

P

具有增進莊稼早熟及顆粒飽滿作用。促進植物花及果實之發育。

potassium

K

對動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起很大作用。促進植物莖之生長。

肥料是指能夠提供植物生長必要養分的物質,通常用於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肥料可以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兩種類型。

1.2  什麼是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

化學肥料

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組成,其中包含了植物生長所需的主要養分,例如氮、磷和鉀等元素。化學肥料可以快速地提供植物所需的營養,使得農作物能夠迅速地生長和成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然而,長期使用化學肥料會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的死亡,進而導致土壤的貧瘠和劣化,而且化學肥料中的過量使用會造成污染,影響環境和人類健康。

有機肥料

是由天然有機物質(例如動物糞尿、植物渣滓和堆肥等)所製成的肥料。有機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水分保持能力,提高土壤通氣性等。長期使用有機肥料有利於維持土壤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並且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1.3  有機肥料的問題是什麼?

有機肥料對土地和環境都有著許多好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1) 成本高

有機肥料的生產成本比化學肥料高,因為生產過程需要更多的勞力和時間,也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2) 不易儲存

有機肥料通常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有機物質,因此容易腐爛和發生氧化反應,不易長期儲存。

(3) 肥效慢

有機肥料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分解並釋放養分,因此其肥效較化學肥料緩慢,需要長期使用才能看到明顯效果。

(4) 過度使用會對土地造成負面影響

如果使用過量的有機肥料,會導致土地中養分的過度濃縮,從而對土壤和植物造成傷害。

1.4  堆肥是什麼?

堆肥 是被分解和回收的有機物質作為肥料和土壤調理劑。堆肥是有機農業的關鍵成分。在最簡單的層面上,堆肥過程需要將一批被稱為綠色廢物(葉子,食物廢物)的濕的有機物質物料在等待數周或數月後分解成腐殖質。現代的,有條不紊的堆肥是一個多步驟,密切監測的過程,具有測量水,空氣和碳氮富含材料的輸入。分解過程通過切碎植物物質,加水並通過定期轉動混合物確保適當的通氣來輔助。蠕蟲和真菌進一步分解材料。需要氧氣工作的細菌(好氧細菌)和真菌通過控制化學過程,將輸入轉化為熱,二氧化碳和銨。銨(NH+4)是植物使用的氮的形式。當植物不使用銨,可用的銨被細菌進一步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硝酸鹽(NO3-)。

堆肥富含營養。它廣泛用於花園,園林綠化,園藝和農業。堆肥本身在許多方面對土地有利,包括作為土壤調理劑,肥料,添加重要腐殖質或腐植酸,以及作為土壤的天然殺蟲劑。在生態系統中,堆肥可用於侵蝕控制,土地和溪流復墾,濕地建設以及堆填區。用於堆肥的有機成分可以替代地用於通過厭氧消化產生沼氣。

: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肥料

2  土壤

2.1  土壤是什麼?

土壤 (德語:Boden,英語:soil)是一種自然體,由數層不同厚度的土層(德語:Bodenhorizont,英語:soilhorizon)所構成,主要成分是礦物質。土壤和母質(岩石)的差異主要是表現在形態特徵或物理、化學、礦物等。

土壤是一種自然體,由不同層次的土層組成,主要由礦物質、有機物質、水、空氣等物質組成。土壤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礎,它是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土壤是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人類生產活動的基礎,因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土壤對於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土壤為生態系統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為植物生長和動物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其次,土壤能夠吸收和保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氮氣、水蒸氣等,對調節全球氣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土壤也是水源涵養和淨化的重要媒介,能夠減緩洪水、減少水土流失,提高水質水量。

2.2  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是什麼?

土壤對於農作物生長有重要影響。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和水分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適當的土壤含水量、土壤通氣性以及養分含量,能夠促進作物根系的發育和養分吸收,提高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不良的土壤質地、缺乏充足的水分和養分等,也會對作物的生長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植物疾病和蟲害的發生,進而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除了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水分之外,土壤還對農作物的生長和品質產生其他重要影響。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土壤對農作物的影響:

(1) 土壤質地

土壤的質地影響根系的滲透和空氣進入。如果土壤太重或太緊密,空氣和水就難以進入根系,影響植物的生長。相反,過於疏鬆的土壤會影響水分的保持和養分的吸收。適當的土壤質地對植物生長非常重要。

(2) 土壤 pH

土壤 pH 值影響植物吸收養分的能力。大多數作物的最適 pH 為 6.0 到 7.0,但一些作物需要更酸性的土壤,例如藍莓和松露。如果土壤 pH 過高或過低,植物就無法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養分,從而影響生長和產量。

(3) 土壤結構

土壤的結構對植物根系的發展和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分佈產生影響。如果土壤結構不良,例如由於緊密的粘土層,就會影響根系的發展和水分的排水,從而影響作物的生長和產量。

(4) 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於植物生長至關重要,它們能夠分解有機物並釋放養分,同時也能夠保護植物免受病菌和害蟲的侵害。有些微生物還能夠與植物根系共生,形成菌根,提高植物的養分吸收能力。

綜合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土壤對於農作物生長和品質的影響極其重要。農民可以通過調整土壤 pH 值、施用肥料和改善土壤結構等方式來改善土壤品質,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土壤

3  根圈

3.1  根圈是什麼?

根圈 (英語:Rhizosphere),也稱根際層,是土壤中一個狹窄區域,這一區域主要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以及有關的土壤微生物活動的的直接影響,一般意義上的根際是指環繞植物根表面直徑為40mm的區域,這一區域中生活有許多微生物,他們以植物的根際沉降物質和根部所釋放的蛋白質、糖類為食,以細菌為食的原生動物和線蟲動物在這一區域的數量也比其它區域多。

根圈是指植物根系周圍的區域,也稱為根際或根圍區。它包含植物根系與土壤間的介面區域,是植物與土壤環境之間的重要介面。根圈的大小和形狀取決於植物的生長和發育狀態、土壤的結構和性質、以及生長環境的條件。

植物根系在根圈內進行吸收水分、養分和氧氣等必需的資源,同時釋放出一些代謝物質和分泌物質,與土壤微生物和其他生物進行交互作用。根圈是植物與土壤環境之間的重要媒介,它不僅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也影響土壤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性質。

3.2  根圈對農作物的影響是什麼?

根圈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也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根圈內的微生物可以與植物進行共生作用,例如一些固氮菌可以為植物提供固氮能力,促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此外,一些土壤真菌也可以與植物根系形成菌根,提供植物所需的養分和水分,同時還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

根圈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具有重要的影響。農作物生長的最大限制因素之一是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透過根系吸收養分和水分的過程,根圈為植物提供了這些必要的生長元素。此外,根圈還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保護、支援和調節作用。

在根圈中,微生物和植物之間建立了復雜的互動關係,其中包括共生和拮抗關係。共生微生物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尤其是促進植物吸收養分的效率和抵抗病害的能力。例如,一些固氮菌可以與植物根系共生,固定空氣中的氮氣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形式,從而增加植物對氮的供應量。同時,這些微生物也可以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的其他營養物質和生長素。

拮抗微生物則可以對抗病原體和害蟲,保護農作物免受病害和害蟲的傷害。例如,一些土壤中的真菌可以抑制根腐病菌的生長,從而減少對農作物的傷害。

此外,根圈還可以通過調節土壤pH值和氧氣濃度等土壤環境條件,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發育。例如,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質,產生二氧化碳和酸,從而降低土壤pH值。這有助於釋放土壤中固定的養分,增加它們的可利用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總的來說,根圈是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促進植物吸收養分、增加植物對病害和害蟲的抵抗能力、調節土壤環境條件等方式,根圈可以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產生重要的影響。

: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根際

4  微量元素

4.1  微量元素是什麼?

微量營養素 (英語:Micronutrients),亦稱為微營養素,是指一類生物體需求相對較少,但對生物機體維持正常生理學功能有重要作用的營養物質,對人來說主要包含維生素和微量礦物質兩大類,其中組成微量礦物質、且含量在生物體中低於0.01%的元素又稱為「微量元素」。對微量營養素種類和需求量的要求隨物種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種類就和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種類不同。

人體所需的微量營養素中,主要的維生素種類有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植物的正常生長,也需要一些微量元素的維持。植物對這些元素的需求量並不大,但它們卻在植物體中發揮著重要的生物學功能。目前已確定植物生存必需的微量元素一共有八種:鐵(Fe)、硼(B)、氯(Cl)、錳(Mn)、鋅(Zn)、銅(Cu)、鉬(Mo),以及鎳(Ni)。一般情況下,植物可以從土壤的礦物質吸收這些微量元素的粒子或從分解的有機物中取得這些微量元素。

4.2  微量元素對植物的影響是什麼?

微量元素的存在對植物的健康和生長狀況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們是植物體內各種生物化學過程的催化劑或者是調節因子,從而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其中,鐵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它對於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氮代謝和DNA合成都至關重要。鐵缺乏會使植物的葉片變黃,影響光合作用,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和產量。同樣的,缺乏鋅會影響植物的發育,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缺乏錳則會影響植物的骨架結構和花粉發育,影響植物的生育能力。此外,硼、銅、鉬等元素也對植物生長發育和產量有著重要的影響。

除了對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影響,微量元素還可以影響植物的免疫系統和抗病性。例如,硼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耐旱性。銅則可以增強植物的耐寒性和抗病性,而鉬可以提高植物對病毒的抵抗力。

總體來說,微量元素的作用對植物的生長和產量至關重要,因此農民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供應和平衡。如果土壤中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可以通過添加肥料的方式補充。但是應當注意的是,過量的微量元素也可能對植物產生毒性影響,因此需要根據具體植物和土壤的情況,適當添加微量元素,以維持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平衡,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微量營養素

5  酵素

5.1  酵素是什麼?

酵素 ,學名叫酶。酶(英語:Enzyme),酵素是一種生物大分子,主要由蛋白質組成,它在生物體內扮演著催化化學反應的角色。酵素能夠加速化學反應的速度,使反應在生物體內能夠快速進行,同時又能在反應結束後恢復到原始狀態,並可重複進行催化作用。

酵素通常與特定的反應物(稱為底物)結合,形成酵素-底物複合物,這使得底物分子在酵素的作用下變得更容易被轉化或分解成產物。酵素在催化反應過程中並不被消耗,因此可以多次使用。

酵素對於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至關重要。它們參與了生物體的代謝過程,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以及其他生命活動,如消化食物、呼吸作用、免疫系統的功能等。酵素也在細胞內進行訊號傳遞、基因調控和細胞通訊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酵素的命名通常以其催化的反應類型和底物結尾來命名,例如,乳糖酶是一種催化乳糖分解的酵素,脂肪酶是一種催化脂肪水解的酵素。總的來說,酵素是生物體內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分子,能夠加速化學反應的速度,並在生物體內的各種生命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5.2  酵素對農作物的影響是什麼?

在農作物方面,酵素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首先,酵素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有助於土壤的改良和保護。酵素可以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和有機物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氣性,改善土壤質量。同時,酵素還可以促進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的生產力和品質。

其次,酵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例如,農業生產過程中會用到很多化學肥料和農藥,這些化學物質都會對環境和農作物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酵素可以被用來代替部分化學肥料和農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和對農作物的傷害。此外,酵素還可以用於農產品的加工和貯藏,例如可以被用來釀造啤酒、酒精、酸奶等食品,或者被用於生產果汁、乳製品、醬料等食品。

最後,酵素還可以被用來改善農作物的品質和保鮮性。例如,酵素可以促進水果的成熟和軟化,增加其口感和香氣。同時,酵素還可以被用來控制農作物的成熟和保鮮,延長農產品的貯藏期限,減少產品的損失。總之,酵素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品質,保護環境,還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生產力和品質。

:參考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酶

陽光.空氣.水

Top